“决战”时刻来临?美制定芯片法案后,任正非也摊牌了

2022-11-08 10:07:22

加盟项目网站

在八月中旬,美国正式敲定了涉及资金约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,虽然其名义上是为了提振美本土芯片产业,但却在其中添加了一个硬性条件:获得补贴的企业,不仅必须在美国设计、生产芯片,而且10年之内,还不得在中国大陆市场扩大产能和新建先进芯片制程。

相比美国2020年实施的芯片禁令,这项芯片法案显然将中美科技对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。

原因很清晰,不仅英特尔、美光等美本土芯片企业签署了该芯片法案,就连台积电、三星、SK海力士等非美企业,同样也加入了这个阵营。这意味着,国产芯片未来将要面对的,除了美芯的技术封锁外,还可能会有来自其他多方面的“围剿”。

而就在美芯片法案实施不久,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的一则内部讲话,在全球经济衰退、消费能力下降的大环境下,任正非表示,未来三年内,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,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,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。

没想到的是,任正非此言一出,资本市场迅速一片哀鸿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近几天沪深股市绿油油的一片,除了农业、保险之外,包括科技板块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,多达47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都跌“蒙圈”了。

要知道,华为是一家非上市公司,一句“活下去”能让其他上市公司“闻之胆寒”,足见其影响力。

相比同时期万人簇拥的联想,虽然华为更像是出身“寒门”,可在任正非的带领下,华为用35年的时间,就横跨通信、芯片、智能手机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诸多前沿领域,成为了民族企业的“脊梁”,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着苹果、高通等美科技巨头。

虽然美国的打压一度导致华为陷入生存危机,但华为却从未想过向西方霸凌主义屈膝妥协,而是奋起抗争,芯片被割了腕,海思自救续命;系统被断了腿,就创建鸿蒙、拄着拐杖继续前行。

为了摆脱美技术的束缚,华为更是早就启动了“南京湾”计划,一方面成立五大军团,在软件技术服务领域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,另一方面则是大举投资国产半导体公司,打造国产化的供应链。

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博弈,身为民营企业的华为,奇迹般地扛住了一个科技大国的毫无底线的打压,不仅没有倒下,反而变得更加强大。

今年3月28日,在华为年度业绩公开会上,孟晚舟就曾公开表态,华为基本已渡过“黑障区”。华为2021年的全年营收为6368亿元,虽然同比下滑了28.6%,但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业务拖了后腿,其他业务依然强劲,华为净利润增长75.9%,达到1137亿美元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很显然,对于任正非的此次表态,外界显然是有些过度解读了。要知道,华为经过这几十年跌宕起伏的全球化发展布局,任正非早已养成了异于常人的居安思危的习惯。

随着美国芯片法案的实施,任正非喊话“活下去”、将寒气传递给每个人,绝不是希望国内上市公司选择“躺平”,相反,这更像是摊牌了,在告诉20万华为人,“决战”时刻已经来临了。

事实上,在去年11月份华为的军团誓师大会上,任正非就已亮明了态度。在任正非看来,和平是打出来的!更是呼吁用艰苦奋斗,打造出来一个30年的和平环境,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我们。

因此不难猜测,华为已经做好了“决战”的准备。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,在14亿中国人的团结努力下,胜利一定属于我们,至于妄图与中国科技脱钩的美国,最终必然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金坛百科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