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岁伊能静:这就是我不断买房、敢嫁秦昊的理由

2022-09-23 00:30:01

7074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 https://www.7074.xyz

这两年,伊能静似乎更不讨喜了。

以前,大家评价她的时候,多半会说她矫情、恋爱脑、表演欲爆棚。《浪姐2》播出后,又添了几个高频词:妈味、拉踩、膨胀、装嫩。

可尽管如此,还是不忍心讨厌她。

我始终记得自媒体作家林宛央对她的形容:

她不是那种有资格管老天伸手要糖吃的人,她是那种,把苦咽下去,自己酿成糖的那一种人,很像春泥,只要一点点养分,就能开出新的绚烂来。

所以在看完她的故事后,我仍觉得,一个努力生活的人,免不了接受各种成长的教训,但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,依旧热爱生活,便值得爱与被爱。

伊能静有一段只有苦,没有糖的童年。

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,作为家里的第7个女儿,在出生时就被亲生父亲抛弃。

6岁时,她去香港投靠二姐,却被混黑道的姐夫虐待,用铁链锁住喂狗食。

13时,又随母亲改嫁日本。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重新开始生活。

那时候,母亲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「要是没有你,妈妈可能会过得好一点。」

在异国他乡的学校,也经常被同龄人排挤。

经历了这些心理和身体上的阵痛,伊能静越发渴望经济独立,早日拥有自由。

▲伊能静爸爸妈妈的结婚照

1985年,恰逢歌坛大佬刘文正想组建一个女子团体“飞鹰三姝”,他在台湾的照相馆里看到伊能静的证件照,便一眼相中,随即去日本找她。

当时伊能静也是犹豫的,毕竟自己对唱歌跳舞都不擅长,但在听到专辑的收入后,她毫不犹豫地点了头。

但这一决定,却遭到了母亲的阻拦。

一来,母亲不想女儿走自己的老路,靠当歌女谋生。二来,伊能静是几个孩子里学习最好的那个,再读两年就能上短期大学了。

但她不想等了。

无奈之下,她只能求助十多年没有联系的亲生父亲,让他作为监护人帮忙签经纪合同。

也许是出于愧疚,生父不仅出面帮她签了字,还嘱咐公司多多照顾她。

▲伊能静刚出道时

然而分开没多久,父亲就在返程的路上遭遇了车祸,随之留下的还有一笔1000万台币的外债。

伊能静没有犹豫,她将自己定义为「长子」,揽下了这笔欠债。

这让本就活得非常辛苦的她,更拼命了。

不会唱歌就使劲学,不会跳舞也硬着头皮上,曾经一度把嗓子练废,需要往喉咙里注射类固醇维持状态。

为了更快还上钱,她在歌厅唱了八年歌。每天从家里坐5个小时的车到歌厅,唱到后半夜再坐5个小时的车回家。

这时候的努力,于她而言,不是为了梦想这类奢侈品,仅仅是要活下去。

她需要钱,需要强大,需要自己给自己撑伞,更需要证明给父亲看:我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好。

▲伊能静年轻时

这种努力活下去的劲头,也确实让她的事业有了起色。

她被侯孝贤一眼相中,首次合作的电影《好男好女》,就获得影后提名。

之后,又主演了他执导的《南国再见,南国》,客串了《海上花》。

然而,《海上花》拍完后,侯孝贤却放弃了她。无关乎演技,而是伊能静太没事业心了。

▲《好男好女》剧照

在拍摄《好男好女》的时候,伊能静就想嫁人了。经济和生活的压力,让她试图从别的方面,找到一些安慰。

想结婚的念头一旦萌芽,便挡也挡不住了。

有一天,伊能静失联一年多的男友打来电话,带着醉意说“想她”,她便不顾一切的去找他了。

而那时,她正在拍侯孝贤的《悲情都市》,她的角色是导演为她量身定制的,和影帝梁朝伟演对手戏。

但她顾不得这些,一门心思扑到了恋爱上。

▲伊能静年轻时

然而她抛下剧组人员苦等了3天,这个男人也没有出现。等她再回到剧组,女主角已经换了人。

再后来,这部电影包揽了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等多项大奖。

错失这些,得有多后悔。但伊能静却还好,对当时的她来说——

“我没有遗憾跟《悲情都市》失之交臂,遗憾的是,那个男人后来跟我失之交臂了。”

恋爱高于一切,听起来幼稚,但她需要很多很多的爱,如同她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一样,这都是她过去缺少的东西。

▲伊能静年轻时

后来和庾澄庆的婚姻也一样。

家庭条件悬殊,性格差异巨大的两个人,谈了整整14年的地下恋,直到2000年情人节才登记结婚。

结婚后,她依旧爱得浓烈,过份关注对方,也过份依赖。

在散文集里她写过一段真实的婚后生活:

一天,她买了玫瑰精油,插上电,期盼与庾澄庆分享。

庾澄庆打完球浑身是汗回到了家,问她,什么东西好像臭臭的。伊能静眼泪快滴下来了,告诉他是香油灯,庾澄庆连忙找补说,好像在森林里的味道。

睡到半夜时,庾澄庆受不了,还是忍不住讲道,觉得臭臭的,而且会有迷路的感觉。见伊能静半响没说话,庾澄庆以为她难过,赶紧翻身过来哄她,都没关系,你喜欢就好。

后来,伊能静没用过那盏灯,但每次庾澄庆不在家的时候,她都会不自觉地睡在庾澄庆的枕头上。

只有他的气息才不会让她觉得孤单和害怕。

对于当时的她来说,结婚是她自救的一种方式。

然而,这段婚姻也只维持了9年。

关于离婚的原因众说纷纭,而她在多年后坦言,那时内心脆弱,遇到一个可靠的人时,就像抓住一个浮木,想缓解所有痛苦,把所有的安全感都寄托在了另一半身上,这让双方都很疲惫。

始终活在一种强烈的不安里,是伊能静最真实的写照。

但她偏偏要强又感性,就算喝了很多口难忘的苦药,依旧相信只有浪漫可以抵御现实的残酷。

这是很多年前她经常逛一家古董店时,店主奶奶告诉她的一种生活态度。

这句话对伊能静而言,是一种激励,也是一种指引,所以当她尝遍了成长的辛苦和感情的阵痛后,再面对生活和爱情,依旧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。

这一点,从她居住的房子也能看出来。

努力多年,她的世界里终于没有「穷」了,还在台北、上海、北京都置办了房产,装修也各有各的特色。

台北的房子唯美梦幻。从女儿的游戏场,到墙壁床单都是粉色的,连平底锅都是。

面对这种不符合年纪的粉嫩,伊能静解释道:

“我心里是有一个把自己当公主疼的地方。”

上海的房子则走的是欧式城堡风。客厅以白色基调为主,木质的落地门,视野极佳,推开门便可直接抵达庭院。

全屋定制的欧式家具,还装了壁炉作为装饰,大气又奢华。

虽然公区跟粉嫩无关,但女儿米粒的房间还是被伊能静的“少女心”包围,有一种童话世界照进现实的错觉。

相比之下,北京的房子是最有特点的,能给她一定安定感。

因为里面全是古董家具,像极了小时候常逛的那家古董店。

尽管每次朋友来家里,都会问她:怎么你的家具都看起来破破烂烂的?

但这一切恰好是她喜欢的,也是她浪漫的开始。

她家里的很多吊灯,都是从法国古董市场淘回来的。岁月的美感不言而喻。

像客厅的这两个吊灯,是由以前的烛台打造而成,别致又典雅。

包括桌子上这个精致银器水壶,因为长时间没有人擦拭,表面不是很光滑,但就因为承载了时光的痕迹,反而别有一番味道。

这个古董架子也是。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每个细节都是手工打磨,没法量产才更珍贵。

造型别致的屏风,也花了一番功夫才淘回来,相当可爱。

还有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小角落,也是她最爱的居心地。

细细考究,你会发现伊能静的家,处处都是花了心思的。

古董摆件、香薰、鲜花、瓷器,看似不经意地组合在一起,却无一不温馨,不浪漫。

有人说她的生活态度,不符合她这个年纪,浪漫过了头,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。

可在我看来,一个人若能在悲凉的人生底色下,把日子过得五彩斑斓,那她有作的资本。

更何况,她的作,总有人愿意接,且接得住。

46岁那年,她嫁给了小她10岁的秦昊。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她,依旧爱得无所畏惧,每逢秦昊生日,她必然要发“小作文”深情告白,还在47岁时冒险生下孩子。

而秦昊一家,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治愈着她,过往的一切慢慢得到了补偿。

面对伊能静的「作」,秦昊会直白地告诉她:你想要我做什么,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,我能做我自然会做。但我不愿意做,我也会明确表达,你不需要愧疚,我们是平等的。

好的婚姻,大抵如此。不必有卑微的「付出感」,也不会患得患失。

生下小米粒后,伊能静也问过秦昊和公婆,是否介意是女儿。因为生父的「重男轻女」,是她心头的一根刺。

秦昊告诉她,爸妈都是共产党员,他们接受的教育是男女平等。

而公婆,也是真心接纳她,尊重她,她和婆婆的相处一度成为婆媳相处的典范。

“你不觉得我很幸福吗?”

尽管曾经在被易立竞采访时,她的这种需要被确认的感觉,引来了很多人的嘲讽。但我相信,她是幸福的,一个人只有真正幸福的时候,才会想要满世界嚷嚷。你甭管她是出于什么心态。

再回头去看看伊能静这些年。

年少穷怕了,她便发誓:我们家不能再为金钱担忧了。

后来,她做到了。还清了欠债,买了大房子,送大姐的孩子出国留学,还和姐姐一起开了火锅店。

年轻时候,总想拥有很多很多的爱,让伴侣填满自己的缺憾。

如今,她也有了。真心爱自己的丈夫,一儿一女,甚至连前夫也相当体面,从不诋毁半分。

惦记、索取、依赖,都不如自身安顿。钱如此,爱也是。

我想这也是一个人努力生活的意义——

身处烟火凡尘,只有内在安稳,才能无所畏惧地去拥抱爱与浪漫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金坛百科网版权所有